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矿产资源固体开发系统(矿产资源固体开发系统包括)

发布时间:2024-09-29

根据CRIRSCO模板,应用固体矿产模型计算资源储量

根据GRIRSGO分类体系,块状模型被用于计算矿产储量。基于复杂的空间数学计算,可定量和定性确定岩石的性质以及判断待测定资源储量级别或类别的特定块的分布概率。在具有复杂地质构造、岩石特性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的复杂组分矿床中,上述空间数学计算将更加复杂。

根据GRIRSGO模板,任何类别之间的转换,均应经过GP签宇确认。应当注意的是,GRIRSGO分类体系只包含乌克兰分类体系所定义的10个类别中的7个。也许这是因为GRIRSGO模板无法表示编码为22222和211的表外储量。这些类别在GRIRSGO分类体系中被并入“矿产资源量”类中。

表5 UNFC与CRIRSCO分类体系的模型 a地下开采但未销售的资源量,位于可采资源量的所有“亚类”区域内(这里未表示)。bG类可能被分开应用,特别是对于固体矿产和现场储量的分类;但是对于可采液体矿产资源,应作为一个整体的商品概念来考虑(如G1+G2)。

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国家标准...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矿业权审批管理、资源储量管理、资源规划与评价及矿山开发利用监督管理等,须符合新标准规范及本通知。矿产资源勘查执行单矿类 ( 种) 规范。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的修订是实施新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重要成果。

作者简介:吴国强,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地质矿产部副部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矿产储量评估师。

其中: 新《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将矿产勘查分为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将矿产资源储量分为资源量和储量两类:资源量按地质可靠程度由低到高分为推断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和探明资源量三级;储量按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分为可信储量和证实储量两级。

自《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等国家标准化规范发布以来,它们在指导煤炭资源的勘查、开发和管理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非金属矿产资源量/储量的分类系统

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经济意义是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据此分为资源量、基础储量、储量三大类 16种类型,分别用三维形式 ( 图 2-1) 和矩阵形式 ( 表 2-1) 表示。

且根据储量用途划分为开采储量(A1级)、设计储量(AB、C1)、远景储量(C2级)和地质储量。后经多次修改才形成我国较为完整的储量分类分级系统(表8-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

矿床中见有铜-磁黄铁矿矿石,占矿石总量的2%。 卡茨达格、卡捷赫、马济姆恰伊、萨加托尔等矿床探明储量也很大,通过对原来研究得不够详细的矿床进一步做工作,或者勘探已知矿床的两翼、深部层位和两矿之间地段,都有增加储量的现实前景。

用于矿床资源储量计算的地理信息系统

PetrelE&P软件平台一体化系统(由国际公司斯伦贝谢开发)。该系统的目的是解决油气田储量建模与计算的各种相关问题。

煤矿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煤矿三维GIS)是用于描述煤矿地质信息、井下环境和设备的应用软件。

该系统是基于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MapGIS,综合了传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地质统计学的克里格法与3D建模技术,研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面向矿山以及固体矿产勘查项目的资源储量估算系统。

主要包括:全国矿产储量数据库NMRD、全国地球化学数据库NGCHRD、全国重力和高程数据库NGED、全国航磁数据库ARMD、找矿信息系统MAGAD、全国地层数据库STRL、石油地质和钻孔数据库PGDH、全国地质图书馆管理系统NGLMS、1∶500000简化地理底图库FGGI、地学基础软件库FGSL以及地矿部地学数据库字典GDBD。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使得各找矿信息(变量)的权重计算和单元信息量计算均非常简便,免去了逐个单元人工统计信息的烦琐过程,比传统的统计预测法定位准确,计算速度快,流程简洁,且结果具有可视性(以信息量分布图形式表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始于50年代;7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GIS朝实用方面迅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地理信息系统;80年代是GIS普及和推广应用阶段;进入90年代,随着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逐步深入到各行各业。